最近加密貨幣市場不太太平,大批因涉嫌發(fā)布炒作ICO和虛擬貨幣信息的區(qū)塊鏈媒體賬號被封,這一事件的熱度還未消退,螞蟻金服又針對虛擬貨幣交易打出一記重拳。
據了解,8月24日,新京報記者從螞蟻金服獲知,支付寶對于個人賬戶涉嫌虛擬貨幣交易的,會根據情節(jié)采取限制賬戶收款功能甚至永久限制收款等處理措施。目前已完成所有使用商戶號進行虛擬幣交易的清理。
此后,支付寶和螞蟻金服將會繼續(xù)嚴密監(jiān)控排查涉及虛擬貨幣的場外交易行為,對重點網站和賬戶建立巡查制度。
3天前,新華社發(fā)稿呼吁“讓區(qū)塊鏈告別非理性繁榮”,主要點名ICO以及加密貨幣交易。自去年9月4日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聯合公告開始,我國相關監(jiān)管層就一直在進行相關的清理整頓工作,而支付端則是其清理整頓的重要手段之一。
央行等監(jiān)管層逐漸收緊政策
2017年9月4日,我國開始明確禁止ICO融資,陸續(xù)屏蔽多家交易平臺,明確“加強代幣融資交易平臺的管理”,基于這一政策,“火幣”、“幣安”等多家主流交易所紛紛“出海”。
但是交易所“出海”并不等于停止其在中國境內的業(yè)務。
據了解,在場內交易市場被關停之后,國內三大比特幣交易所火幣網、OKCOIN、比特幣中國等迅速上線了點對點的場外交易市場。在這種場外交易方式中,買賣雙方進行不連續(xù)報價,大多通過個人的支付寶、微信和銀行卡渠道進行個人轉賬交易,而交易所則往往扮演了做市商、擔保商等服務。
2017年9月中旬,,據權威人士爆料,中國將關閉境內比特幣交易平臺,同時監(jiān)管機構將禁止所有虛擬貨幣商業(yè)交易。
此后中國境內支付端的相關政策陸續(xù)收緊。
2017年年底,央行牽頭多部委和多地金融辦召開座談會,對虛擬貨幣“挖礦”、場外交易等的下一階段整頓工作進行研究部署。明確要求為場外交易提供支付服務的支付機構進行自查整改,不得再為虛擬貨幣交易提供支付服務。
2018年1月中旬,央行正式發(fā)布《關于開展為非法虛擬貨幣交易提供支付服務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轄內各法人支付機構自文件發(fā)布之日起在本單位及分支機構開展自查整改工作,嚴禁為虛擬貨幣交易提供服務,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支付通道用于虛擬貨幣交易。并多次約談財付通、支付寶等非銀行機構。
央行的通知頒布不到半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就發(fā)布了《關于防范境外ICO與“虛擬貨幣”交易風險的提示》,該提示再次明確提到,各金融機構和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代幣發(fā)行融資交易相關的業(yè)務。著重點出“一些非銀行支付機構為虛擬貨幣交易提供支付服務,這與現行政策規(guī)定明顯不符”。
近幾日,大批區(qū)塊鏈媒體賬號被封,據騰訊官方解釋,“涉嫌發(fā)布炒作ICO和虛擬貨幣信息”是其被封的主要原因。此后,新華社、光明日報等多家官方重量級媒體發(fā)文呼吁關注區(qū)塊鏈技術,告別區(qū)塊鏈的非理性繁榮。
8月24日,銀保監(jiān)會、中央網信辦、公安部、人民銀行、市場監(jiān)管總局五部委又再一次提出風險警示:防范以“虛擬貨幣”“區(qū)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活動,如發(fā)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頓時幣圈一片風聲鶴唳,AI財經社更是直接發(fā)文《幣圈等不來明天》。據統計,在2014年至2016年期間,人民幣占全球比特幣交易量的絕大部分,從50%到90%不等。中鈔區(qū)塊鏈技術研究院院長張一鋒在今年7月表示:“以人民幣交易的比特幣從之前全球占比90%以上,下降至不足1%。”
支付寶、微信多次發(fā)聲禁止加密貨幣交易
這似乎是又一輪新的洗牌,幣圈支付大佬支付寶在此情景下不可能做到片葉不沾身。
8月24日,支付寶通過新京報表達了自己的立場:螞蟻金服和支付寶高度重視虛擬貨幣交易的潛在風險,一直堅持不向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提供收單服務,并持續(xù)對通過個人賬戶轉賬等形式進行虛擬貨幣交易的行為進行堅決的打擊。
目前,支付寶排查并關閉了約3000個從事虛擬貨幣交易的賬戶。
并且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支付寶和螞蟻金服將會繼續(xù)嚴密監(jiān)控排查涉及虛擬貨幣的場外交易行為,對重點網站和賬戶建立巡查制度,并對用戶舉報的情況第一時間采取相關措施。
據統計,在2017年11月期間,49%的LocalBitcoins賣單廣告選擇的支付方式為支付寶,其次是銀行轉賬,占比36%;81%的CoinCola賣單廣告選擇的支付方式為支付寶,其次是銀行轉賬,占比14%;而通過Paxful完成的BTC-CNY場外交易中,通過支付寶完成人民幣轉賬的訂單高達99%。
螞蟻金服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一直以來,支付寶對于商戶涉及虛擬貨幣交易的,會堅決予以清退;對于個人賬戶涉嫌虛擬貨幣交易的,根據情節(jié)堅決采取限制賬戶收款功能甚至永久限制收款等處理措施。”
這些并不是螞蟻金服的場面話,在針對虛擬貨幣交易的整頓清理工作上,螞蟻金融一直都表現積極。
今年年初,央行、互聯網金融協會等巨頭發(fā)布規(guī)定不久,支付寶就迅速做出回應。
2018年2月3號,支付寶表示,支付寶一直堅持不提供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服務的原則,并會繼續(xù)密切監(jiān)察場外交易活動,一旦發(fā)現任何可疑的交易,將立即采取適當的措施。
據了解,在2018年3月,螞蟻金服CEO井賢棟曾公開警示當下ICO和空氣幣“空手套白狼”的巨大風險,明確表態(tài)螞蟻金服雖然擁有全球最多的區(qū)塊鏈專利,但沒有一條與ICO有關。據了解,這也是支付寶和螞蟻金服對于區(qū)塊鏈技術和虛擬貨幣技術的基本原則。
今年7月,微信支付也公開表示要禁止平臺、個人進行虛擬貨幣交易收款。
銀行機構緊跟政策,場外交易支付渠道監(jiān)管難
在數字貨幣的場外交易中,除卻支付寶、微信等非銀行機構之外,銀行機構之間的轉賬匯款也是交易支付的主要手段。
有數據顯示,在2017年11月期間,銀行轉賬的使用率僅次于支付寶。
2018年3月22日,招商銀行香港分行在其官網上發(fā)布了《關于個人賬戶交易,涉及虛擬貨幣的重要提示》,公告稱:“根據相關要求,招商銀行香港分行,如發(fā)現客戶賬戶中,交易牽涉虛擬貨幣、其賬戶可能被終止使用。”
至4月,多家媒體報道,多位招商銀行用戶的銀行賬戶被凍結,據媒體猜測,這些賬戶被凍結極有可能是因為涉及了虛擬貨幣交易。
2018年1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營業(yè)管理部發(fā)布“關于開展為非法虛擬貨幣交易提供支付服務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明確規(guī)定中國人民銀行及各分支機構嚴禁為虛擬貨幣交易提供服務,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支付通道用于虛擬貨幣交易。
雖然說銀行機構和非銀行機構均動作頻頻,但是場外交易支付渠道還是面臨著監(jiān)管難的現狀。
2018年2月,支付寶就明確表示不再為虛擬貨幣交易提供服務,今日支付寶又對這一規(guī)則進行再次聲明。
但是記者于8月24日下午驗證,在火幣等交易平臺上,支付寶、微信以及銀行轉賬這三種方式依舊有效。
據業(yè)內人士分析,通過支付端監(jiān)管數字貨幣交易是一個很高效的方式,但是這個方式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有效。
據了解,支付寶目前已完成所有進行虛擬幣交易的商戶號的清理工作。
但是就個人虛擬幣投資者而言,使用的是點對點的個人轉賬,支付寶由于難以明確其交易原因,因此使用點對點的個人轉賬進行虛擬幣交易很難被禁止。
多國加密貨幣交易監(jiān)管政策
隨著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交易熱度的攀升,各國政府都在加強對虛擬貨幣的監(jiān)管。據了解,此前有機構對全球加密貨幣交易態(tài)度進行過統計,在全球受統計的246個國家中,共有99個國家(或占比40%)對比特幣的交易和使用不施加限制,7個國家(或占比3%)是受限市場,10個國家(或占比4%)定義比特幣為非法,130個國家(或占比53%)還沒有更多的對待數字貨幣信息。
我國一直對虛擬貨幣市場保持著嚴監(jiān)管的勢態(tài),事實上,在全球范圍內,對虛擬貨幣交易采取措施的國家還有很多。
2017年12月13日,韓國監(jiān)管機構宣布禁止銀行涉足加密貨幣業(yè)務,這一禁令促使韓國各大銀行發(fā)布聲明表示不再為加密貨幣交易提供任何賬戶。
2017年9月,俄羅斯央行發(fā)布對虛擬貨幣的警告。俄央行表示,“以加密貨幣計價或與之關聯的任何金融工具,都不可以在俄羅斯聯邦進入流通或者有組織交易和清算結算基礎設施,不可以與加密貨幣及其衍生金融工具進行交易”。
2018年4月11日,印度中央銀行4月6日宣布禁止印度各銀行銷售或購買虛擬貨幣,并給各銀行3個月的緩沖期,處理已有的虛擬貨幣業(yè)務。
2018年8月,沙特阿拉伯王國強化了本國加密貨幣交易非法性的立場,并設立了一個由資本市場管理局領導的常設委員會,監(jiān)督該禁令的執(zhí)行情況。
而在埃及,the Grand Mufti和Sheikh Shawki Allam贊同禁止數字貨幣交易,說在伊斯蘭這是欺詐,欺騙,并被禁止。
據業(yè)內人士分析,要想通過法律法規(guī)更好的監(jiān)管和規(guī)范比特幣,都需要重新探索一套新的監(jiān)管機制,建立金融合規(guī)、場景依托和技術驅動三位一體的金融風險防范體系,突出技術驅動型監(jiān)管在金融監(jiān)管中的重要作用,從而加強對所有金融科技的監(jiān)管,引導金融科技服務于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