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消息,據外媒報道稱,在多年的輔助芯片設計之后,谷歌此次將箭頭指向了核心的SoC處理器,而且還是自研的,合作伙伴是三星。
報道中提到,谷歌自研的SoC已經流片,代號叫“Whitechapel”,基于ARM指令集架構,8核CPU設計,采用三星5nm工藝。能夠改善Google Assistant,更好支持與AI和機器學習相關的功能,如“always-on”。
目前,該芯片已成功流片,預計將在明年搭載于Pixel手機中,且后續(xù)版本還可能應用于Chromebook。對于谷歌來說,自研處理器能夠讓他們擺脫對芯片產商的依賴,且成本較低。
更重要的是,華為與谷歌的競爭將延續(xù)到芯片競爭層面,華為或將迎來更大的挑戰(zhàn)。
其實,在邁出自研處理器芯片這一步之前,谷歌早已有所布局。2019年2月11日,據外媒報道,谷歌在印度班加羅爾組建了一支芯片設計團隊,至少包括了16名工程師,大多是聘請自Intel、NVIDIA 和高通等公司。
據悉,該芯片團隊將致力于 谷歌的智能手機和數據中心芯片業(yè)務,并且未來還會在該地辦新的半導體工廠,而谷歌在芯片方面一直有所作為。無論是AI芯片Pixel Visual Core(輔助加速的AI芯片),還是Titan M安全芯片(專門為智能手機打造)、Soli雷達芯片,長期以來,谷歌在核心技術上的布局毫無懈怠。
如今移動終端領域競爭越來越激烈,像蘋果、華為這樣的對手,擁有絕對的軟硬件實力,這就讓谷歌不得不積極跟上。
從上述報道可以看出,谷歌也是積極的加強在自研芯片上的速度,但是對于自家Pixel手機不溫不火的現狀,則依然沒有太好的辦法。
行業(yè)人士直言,手機的競爭不在于單一芯片方面的表現,而在于構成手機這一整體的各個方面。而Google Pixel系列表現不佳的原因不在于芯片實力不足,而在于短板凸顯,拉低了總體競爭實力。
畢竟,木桶定律告訴我們,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往往取決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塊。
關鍵詞: